Sunday 17 December 2017

Recipe 147. 梳乎厘奄列

近來興起吃梳乎厘班㦸,因為多了一重功夫把蛋白打起而令到口感鬆軟。材料與一般班㦸基本是一樣,可是價錢卻是一般班㦸的一倍以上。加上班㦸是甜品,最好不要太常吃。今次介紹一款材料超簡單,同樣擁有鬆軟口感又沒有糖的梳乎厘奄列,配些蔬菜或肉,用來做早餐或午餐也可以。




做法是3隻雞蛋放至常溫,蛋黃、蛋白分開盛入兩個大碗。蛋白用機或手打起至soft peak,蛋黃打勻後加少許鹽調味。把一半的打起的蛋白加入蛋黃液拌勻,再把餘下的蛋白分兩次慢慢fold-in。記得不要貪快,保持蛋糊的泡沫是重點。平底鑊加10克牛油,牛油溶掉便可小心倒入蛋糊,灑些芝士做餡,加蓋用小火焗3分鐘,可挑起蛋邊緣看是否夠挺身變金黃色。夠挺便可把蛋鏟起至一半對摺,小心移上碟再加配菜。要快點趁熱吃,因為過5分鐘左右奄列便會開始塌了。材料當然要選高品質的蛋和牛油,日本雞蛋、free-range的雞蛋等等,牛油當然是法國產的最好了,有鹽冇鹽也可。




這道梳乎厘奄列是源至法國聖米歇爾山一間La Mere Poulard 的餐廳,是那裡必吃的名物。廚師會用一個大銅碗打蛋白,蛋白不是用機器而是用人手不斷打5-6分鐘,看起來也覺累。但它的味道當然是非一般才可自1888年開始便成為餐廳的招牌菜色。不過價錢則是不菲,在法國本店梳乎厘奄列是按克計算,分分鐘要數十歐元才吃得到。這餐廳在日本也有分店,最平約1650日元便可吃到這個特色奄列午餐。有些人也許會覺得奄列不值這個價錢,不過據說日本分店專責的廚師會每年回法國受訓,確保奄列的水準。筆者只嘗過日本分店,回港後便想在家也可試煮便找食譜。試做過後覺得雖然賣相不及餐廳,但吃起來也大概有8 成相似,不用花大錢便可回味這道名物實在有賺了。想吃梳乎厘奄列的朋友,要選那個相信已心裡有數吧。

註: soft peak 是形容提起打蛋白器時,蛋白會形成一個尖峰但仍會垂下,整體充滿均勻的細小氣泡

註: fold-in 即用膠鏟沿邊直入底再番起糊蓋上面,動作像是摺紙般,把材料一曡一曡的拌勻

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0 December 2017

Recipe 146. 簡易Quiche

Quiche即是法式鹹派,用Shortcrust pastry做好批底,以蛋、牛奶及不同配料做餡料,焗好後熱食凍食也可。用來宴客、做多一點作常備菜,是很耐吃又飽肚的家常料理。Quiche材料十分多變,菜、肉、芝士可隨意混搭,是清雪櫃的好幫手。不過最麻煩的是做批底,就算用現成批皮,也要先經過一重blind bake的程序。上星期介紹用椰菜花麵團做薄餅底,何不也試用來做批底,味道果然不錯,吃得飽又一點也不滯。


把椰菜花麵團*鋪在烤盤上,以200度焗20分鐘左右。餡料有兩部份,液體部份是1份蛋2份牛奶、2大匙Mozzarella打混,另一部份是熟配料,今次用最基本的配搭,100克煙肉加半個洋蔥切碎炒熟,一把菠菜葉用微波爐叮1分搾去水份。所有配料拌一下,倒入烤好的批底,用160度焗20分鐘左右便食得了。筆者用幾個小烤盤代替大烤盤,除了焗的時間可以短一點,吃和貯藏也方便。

做派最怕是焗不熟,其次便是水份太多批變得又濕又軟。Blind bake又叫Pre-bake,即是先把批底焗至金黃色再放餡料。通常用來做一些配料不用焗的甜品,例如吉士撻。另外若是餡料多水份、易熟的,也最好先焗批底。例如Quiche,蛋和牛奶勻是液體而且焗太久蛋易老,所以要blind bake,另外配料也要事先炒乾炒熟,減少水份。

提起減少水份,不得不提Potato Ricer 這個神器。未用過的讀者,可以想像它是一個巨形的蒜蓉夾。一般只用來壓薯蓉,但一樣可放入煮熟的椰菜花碎、菠菜葉等等不用的材料,可輕易擠壓

出大部份水份,比起用綿布或用手方便得多。建議大家可買一個Potato Ricer,用途多多,是十分值得投資的廚房道具。

*椰菜花麵團做法:約2杯的椰菜花碎隔水蒸熟或用微波爐叮2至3分鐘。放涼後用綿布包住盡量搾出水份。再拌入1小匙蒜蓉、Mozzarella ½ 杯、Parmesan 2大匙、雞蛋1隻,最後以適量鹽、胡椒調味。

Sunday 19 November 2017

Recipe 145. Cauliflower Pizza Crust 椰菜花薄餅底

還記得上個月介紹的「椰菜花飯」嗎?今次便試下椰菜花碎做薄餅底。先把約2杯的椰菜花碎隔水蒸熟或用微波爐叮2至3分鐘。放涼後用綿布包住盡量搾出水份。再拌入1小匙蒜蓉、Mozzarella ½ 杯、Parmesan 2大匙、雞蛋1隻,最後以適量鹽、胡椒調味。把這個「麵團」鋪在焗爐紙上,約1公分厚,可以把邊緣推高,做成批皮的樣子,再用焗爐200度焗20分鐘左右至變硬呈金黃色。放涼一下,最後在這個「餅底」鋪上喜愛的薄餅材料,再焗10分左右至芝士變金黃色,便是一個似模似樣的薄餅了。



做這個椰菜花餅底時,最重要是控制水份和厚度,盡量搾出椰菜花的水份,椰菜花碎不要鋪太厚,這樣才可以烤得硬身一點。令外材料的份量亦要留意,整個椰菜花很難判斷體積,用量杯量椰菜花碎更準確。要防止餅底太濕,抹上餅底的番茄醬也不宜多。若是番茄醬太水,最好先煮濃縮一點再用。薄餅的配料可以很多變化,必須有易溶的芝士,肉要可即食的(已熟或是cold cuts如莎樂美腸),另外再加點蔬菜如蘑菇、紅椒等等。配料不宜太多,簡簡單單已足夠,芝士在主要配料四周撒下,不可完全蓋住配料,否則配料便烤不到焦色了。可以一次弄多些餅底,把焗好的椰菜花餅底鋪上配料,再包好冷藏,不用解凍便可即焗即食,十分方便。另外也可把餅底鋪成小圓形,用來做一口的迷你薄餅。



這個椰菜花薄餅似模似樣,外表完全騙到人。椰菜花餅底味道很好,吃得飽又不會飯氣攻心、令人昏昏欲睡。椰菜花餅底只要焗得夠硬,應比得上薄的餅底,但當然不會像麵粉做的厚餅底般鬆軟。不知大家有否留意,薄餅是焗第二次會更好吃,因為剛焗好的薄餅依然有濕氣,拎起來中心仍帶點軟。所以有些人愛吃涼掉的室溫薄餅,因為水氣已散掉,薄餅也會挻身一點。若想吃熱的便再番熱一次,焗爐或多士焗爐番熱又會比用微波爐番熱好吃一些。例如今次介紹的椰菜花薄餅,本質上已是比麵包底濕。只要把焗好的餅底放涼才再加配料,這樣便可達到乾身一點的口感了。

Sunday 15 October 2017

Recipe 144. 椰菜花飯 Cauliflower Rice

椰菜花是港人常吃的蔬菜,和西蘭花一樣,是炒肉時常用的配菜。但炒出來的椰菜花很多時不是太軟便是太硬,而且也不是很入味。至於西式煮椰菜花多是用焗的,伴白汁、芝士或牛油焗,味道雖然濃郁得多,但油脂多也易吃膩。今次介紹一個新潮的椰菜花食法,就是「椰菜花飯」。做法簡單只要炒幾分鐘便成,味道也非常清新易入口。「椰菜花飯」爽口飽肚,若想減吃碳水化合物,更可不時以此代替白飯,是減肥恩物呢。 

材料
  •     椰菜花 ½ 個 (約200克)
  •     紅椒 ½ 個 (約50克)
  •     紅蘿蔔 1條 (約50克)
  •     蒜頭  1瓣
  •     鹽、胡椒  適量
  •     薑粉或薑蓉 適量
  •     橄欖油  2大匙
做法
  1. 洗淨蔬菜,椰菜花切成細朵,紅蘿蔔切大粒
  2. 用機把椰菜花、紅蘿蔔打碎,紅椒則用刀剁碎
  3. 在平底鑊加2大匙橄欖油,加入椰菜花碎、紅蘿蔔碎和紅椒碎,炒2-3分鐘
  4. 用大蒜夾榨出蒜蓉落鑊兜勻*,加鹽、胡椒調味
  5. 炒至椰菜花略有焦色即可上碟

 *沒有大蒜夾要先把蒜頭切碎,可同時加薑粉或薑蓉

椰菜花和紅蘿蔔小心不要打太碎(大細如couscous便好),否則口感盡失,亦很易炒焦。留意很多非根莖類的蔬菜,例如紅椒,因水份多較脆弱,用機打可能變成蓉,所以用刀切碎便可。沒有攪拌機也可用刨絲器,甚至用刀剁碎也可。大家也可試加入不同蔬菜,例如洋蔥(可以用機打碎)、辣椒、青豆、蘑菇等等。也可以只用椰菜花,不配任何蔬菜。調味最基本是鹽、胡椒,也可用各式香料,如咖哩粉、辣椒粉等,口味隨心所欲。煮法除了用炒的,也可用焗的,在烤盤鋪上椰菜花碎,加橄欖油或牛油、調味料等拌勻,焗至金黃色即可。未煮的椰菜花碎等材料,可包好放冰格冷凍,煮時不用降凍可直接烹調,非常方便。椰菜花是「涼」性食物,用炒焗煮法可以驅走寒氣。若是用蒸或是微波爐叮等,最好加些薑、蒜或辣椒等溫性的配料平衡一下。

一般椰菜花外形緊實、枝莖短。而街市常見一些像是椰菜花的蔬菜,但花球分散膨脹、枝莖較長,看起來就像是個壞了的椰菜花,令人卻步。其實它們並不是椰菜花,而是「松花菜」、又叫散花菜,與外形緊實的椰菜花一樣是十字花科甘藍屬的一種。但由於外形不及椰菜花,所以一直以來廣東菜也少見它的踪影。直至近來廣東開始大規模種植松花菜,它們才在香港的街市出現。其實比起椰菜花,松花菜一點也不輸蝕,它的口感比椰菜花更爽口,而且不易煮軟,味道亦較甜。松花菜的枝莖亦不會像椰菜花那麼硬,所以煮的時間亦較短。下次大家在街市看見松花菜,不妨買來試一下,可能味道會比椰菜花更合胃口呢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7 September 2017

Recipe 143. 自製麻辣醬

上次介紹了泰式香芧醬, 今期介紹另一款四川風味的麻辣醬。近年來港人越來越愛吃麻辣火鍋、麻辣米線等菜色。用了這款麻辣醬,在家也可輕易煮到四川風的麻婆豆腐、水煮魚等小菜,也可以把醬做自家火鍋的湯底,實行無辣不歡!材料
  • 豆瓣醬  3大匙
  • 油 3 大匙
  • 豆豉 (搗碎)  2大匙
香料 (A)
  • 花椒粒   ½ 小匙
  • 八角  3粒
  • 肉桂  1條
  • 丁香、荳蔻莢  各3粒 (optional)
香料 (B)
  • 月桂葉  3片
  • 薑粉 少許 (沒有便用薑蓉)
做法
  1. 豆豉用水浸一下瀝水印乾再搗碎 (切碎也可) 
  2. 在鑊放入油、加香料(A),再開小火加熱至飄出香味 (圖1) 
  3. 夾起香料,再加入豆豉、豆瓣醬 、香料(B)再炒2-3分鐘左右至麻辣味出來,油變紅色,要不時用鑊鏟兜幾下以免黏底(圖2,3) 
  4. 夾走月桂葉即可放入消毒過的玻璃器皿,放涼雪櫃保存一星期(圖4)
麻辣醬的用法多不勝數,基本炒菜、煮麵、火鍋,甚至杯麵也可用此醬來調味。豆瓣醬要選老豆瓣,沒有油的那種,只由辣椒、蠶豆和鹽發酵而成的,若用了紅油豆瓣醬便不對味了。香料基本是花椒、八角、肉桂,而丁香、荳蔻莢則是不加也可以的。

當然亦少不了用來煮麻婆豆腐、水煮肉片這些四川小菜了。蔥用多點油爆香加肉碎炒熟,再拌入麻辣醬炒勻,加水加豆腐煮5分鐘,勾個茨、灑上花椒粉便成是麻婆豆腐了。另外也可試一下家常版的水煮肉,配菜可以隨意。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做法,配料用了绍菜和雞髀菇。


水煮肉做法
  • 豬肉片 200克
  • 绍菜 (切片)  1/4棵
  • 雞髀菇 (切片) 1隻
  • 麻辣醬 3大匙
  • 糖  2小匙
  • 芫茜 適量

做法是麻辣醬加1至1.5杯水左右(夠灼肉便可),湯滾加肉灼熟便夾起,再放糖、绍菜和雞髀菇煮幾分鐘,肉片回鍋灑上芫茜即成。灼完肉的湯已是肉湯有味,但想濃味一點可用雞湯代水。記得肉片要先夾起才不會煮老,用牛肉片、魚片也可。牛肉可配青葉菜、豆芽菜也是好配搭。可以醋/醬油來蘸肉吃,也可按喜好再加辣椒、辣油呢。

比起正宗水煮肉,這個少油版,較適合家中煮,不會浸滿紅油,也不算太辣,常吃也可,而且湯也可以飲,用來送飯十分開胃。這個水煮肉與「四川冒菜」有點相似。所謂冒菜是指一種煮食方法。冒菜基本是一個人的小火鍋,材料用少油的麻辣湯灼熟,盛入碗供一人吃,材料一樣很多選擇,少油多菜,連湯也可以飲的。除了麻辣湯,也有很多不同田味的。因為正宗麻辣火鍋是「七分油,三分水」,食物近乎是高溫油炸出來的,湯底更是不能飲的。所以冒菜比麻辣火鍋更家常更健康,在四川很受女士歡迎。
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0 September 2017

Recipe 142. 自製泰式香芧醬

提起香芧便聯想到香芧雞翼、香芧豬扒,令人口水直流。香芧因充滿檸檬香氣,所以英文是 Lemongrass。有些人對具濃烈香味的香草,如香芧、芫茜、甚至蔥也不喜歡。其實這些具濃烈香味的香草很多是天然的抗菌劑,對身體很有益。只要跨出第一步,吃多幾次,習慣之後便會愛上這些香草了。




材料

    蒜頭  50克 (5-6瓣)

    新鮮香芧  30克(約2-3條)

    芫茜根 30克 (約5-6條)

    魚露 8大匙

    胡椒碎 4小匙

    椰糖 6大匙

    薑黃粉 ¼ 小匙


做法

  1. 香芧撕去較粗糙的外皮,用廚剪修去頭尾,用廚剪剪成數段
  2. 芫茜根用蔬菜刷仔細擦去泥土,蒜頭去皮洗淨
  3. 把香芧、芫茜根、蒜頭效入攪拌機打碎
  4. 在小鍋加入(3)以小火炒香,拌入薑黃粉兜勻
  5. 攪拌機加入(4),再加魚露、椰糖、胡椒,再攪拌成醬狀即成
用法:  2大匙香芧醬抹上100克左右的肉,醃15-20分鐘再烹調

香芧要新鮮的,最好在街市的泰國雜貨店買,便宜又新鮮。選聞上去有香氣又不會太乾的,若香芧用廚剪很難剪開,則代表香芧太老,不夠嫩了。因為用到了薑黃粉,要小心不要用易染色的廚具,用玻璃碗或不銹鋼容器最好。因是醃肉醬,所以甜和鹹味要濃一點,才可以滲入肉中。大家可在步驟(5)按喜好調節一下魚露和椰糖的份量,想辣味重點便加多些胡椒。筆者用一般的攪拌機,發覺很難把香芧的纖維打碎。因為要打得夠細才易成醬,纖維太粗醬汁易分離,看來是時候買一個專業點的攪拌機了。做好的香芧要用裝入消毒過的玻璃器皿,放雪櫃可保存1星期左右。


相信很多愛煮食的朋友,都會和筆者一樣很愛逛超市,特別是去旅行時,不同的食材琳琅滿目。只要買些地道的醬料,回到香港之後也可試煮一下當地菜色,回味一番。還想起以前的香港超市,進口食材不多,要買異國食材並不容易,例如泰式料理材料便一定要去九龍城的泰國雜貨店才有。時移世易,現在一些有規模的超市,入手的貨品真是十分利害。對世界各地的材料十分熟悉,會把各地不同名物、珍貴、受歡迎的食物運來香港,令大家不用出國便可吃到世界各國美食,真是十分幸福。例如筆者在東京時很愛吃某間烏冬店,它的烏冬是又扁又闊的,形狀有點像很闊的河粉,很彈牙很好吃。每次也順手買包乾烏冬,想著至少回港後也可煮幾次吃。殊不知在港的C記超市原來也有在買,實在令人十分驚喜。不過不是每一次也如此好彩,特別是一些特色醬料,超市可能只會番貨一兩轉便不會再賣。這時唯有靠自己,依據包裝上標示的材料,依葫蘆照版煮碗試一下自製了。


今次介紹的泰式香芧醬便是這類「只此一次」的貨品,沒得買便唯有自製了。幸好香芧醬的材料不複雜,做法也簡單。香芧醬十分萬用,用來醃雞肉、豬扒等,再煮或焗便成,味道當然無得頂。新鮮的香芧也可煮香芧水,香芧切段水煮15分鐘左右,放涼之後雪凍來飲,單飲或是拌些不同果汁也十分美味,既消暑又有益呢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20 August 2017

Recipe 141. 三文魚茶漬飯

今次是手殘系列第二回,繼上次疊好材料再焗的法式芝腿治。今次介紹的三文魚茶漬飯,一樣是極之簡單,煲好飯、沖杯茶,加上配料即時有得食。食飯的興緻有高有低,有時想大魚大肉,有時只想簡簡單單,吃飽便算。但這時也不要刻薄自己,吃些垃圾食物。有很多做法簡單料理的味道也可以很好,與華麗複雜料理比也不會遜色。日式茶漬飯便是一個好例子,做法簡單加上材料變化多,日本更有不少茶漬飯的專門餐廳呢。



材料

    白飯  約100克

    熟三文魚 2片

    三文魚子 適量

    茶漬飯素  一包

    綠茶 適量

做法
  1. 飯煲好後,盛入大碗放涼一下
  2. 用個大碗盛入約100克的白飯(圖1)
  3. 輕輕放上三文魚(圖2),一包飯素(圖3)
  4. 淋上剛沖好的綠茶,剛浸到⅔ 的白飯(圖4)
  5. 再加上三文魚子即成(圖5)
茶漬飯的白飯最好乾身點,不要太黏,這樣飯加上茶才不至會易爛,因茶漬飯不是要粥的口感。另外要用比飯碗更大更深的碗,若不小心用了普通飯碗,便會發現盛了飯便沒有空位加茶了。茶漬飯素不是一般飯素,平時飯素是直接加入白飯拌勻吃的。而茶漬飯素則是預了會加水或茶,所以味道會鹹點的。吃時最好拌入少量日式芥辣,更加有風味,也可再加上多些海苔絲,、木魚碎、天婦羅碎等。大家可能以為用茶溝飯好像很噁心,會不會茶還茶,飯還飯的味道。但試過才會發現茶漬飯的味道是很特別的,以三文魚茶漬飯為例,熱茶除了溶解飯素,也會把三文魚的味道融入,變成一種清淡的魚湯味道,十分開胃,一點腥味也沒有。另外綠茶本身有輕微抑制食慾的作用,所以吃茶漬飯會更易飽肚。茶漬飯可以有很多配搭,常見的有加入梅子的梅茶漬,鯛魚生魚片的鯛茶漬等等。

茶漬飯中的湯叫做出汁茶(だし茶),即是用日式高湯(出汁)加入茶煮成的湯。出汁便是昆布、鰹魚碎等做成的高湯,是日本家庭必備的萬能湯底,用來煮味噌湯、各式煮物。現成茶漬飯素即是高湯和茶的提取物,當然會有些少味精。介意的可以自己調出汁茶,就好像中式雞高湯一樣,有些人會用現成的,有些人則會花時間去煮。筆者對味精不是抱著極端主義,在時間同味道上考慮,不可能什麼也由頭做起,少量味精並不會影響健康的。

至於茶則可以用番茶、煎茶、玄米茶等各式日本茶。我們常飲的綠茶一般是由煎茶沖成的,煎茶是最普遍的綠茶葉。日語「番」即是次,一般由四月開始,收割用作煎茶的茶葉(一、二番),之後數月會不斷收割,餘下已變硬才收成的茶葉(三、四番等)便是用來製作番茶。番茶感覺是不夠上等的茶,但咖啡因較低,沒那麼濃,也另有捧場的人。貴價茶不宜用高溫水沖,而番茶則是用高溫沖泡也不易苦澀,所以很多時茶漬飯也是用番茶的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3 August 2017

Recipe 140. 法式烤芝士火腿三明冶 (Croque Monsieur)

香港人熟悉的扒芝士火腿冶,其實可能是法式麵包Croque Monsieur的變化版本。Croque Monsieur一樣是用麵包夾芝士和火腿烤來吃,不過在麵包上會再抹上香滑的白汁,表面再鋪多一層芝士,味道更濃郁,是一道可以當正餐的三明冶。三明冶做法零難度,只是把材料疊好,不要烤焦便可做到。喜愛吃芝腿冶的朋友,不要再假手於人,親自下廚吧。



 材料

  • 麵包 2片
  • 火腿 3-4片
  • Gruyere芝士(磨碎) 適量
  • 白汁 適量

做法

  1. 麵包抹上適量白汁 
  2. 鋪上3-4片火腿、鋪上一層芝士
  3. 再放上另一片麵包,抹上適量白汁、再鋪上一層芝士
  4. 放入200度焗爐烤10-12分鐘至表面呈金黃色即成

麵包可用白麵包麥包,但不建議用全麥或是太硬的麵包。至於麵包與材料比例可以誇張一點,想吃多點肉便把麵包切薄一點,火腿肉再多一兩片吧!由於抹了白汁,麵包會比一般三明冶濕點。若是想要鬆脆口感,可以先把麵包烤幾分鐘,放一下待水份散去才開始抹白汁。傳統Croque Monsieur是用瑞士的Gruyere芝士,味道獨特,易溶且不會太鹹。 大家也可用其他易溶的芝士,但留意火腿本身已有鹹味,所以用的芝士便不宜太鹹,可以用Mozzarella、Emmental代替,若是用Parmesan便會過鹹了。火腿買貴點有肉味的,太便宜的只是味精加麵粉,不吃也罷。 白汁即是Bechamel sauce,是法式醬汁的基本。若是不想買現成的,自己用牛油、牛奶和麵粉便可做到。大家可以很易找到白汁的做法,不過做白汁要多加練習才會做得好。若是把一隻煎蛋放上 ,Croque Monsieur便成了Croque Madame了。 美式也有一個變化版本,不用白汁而用蛋液。把夾了芝士火腿的麵包整個浸入蛋液,好像做French Toast一樣,再煎或炸,叫做Monte Cristo ,大家也可以試做一下。

提起芝士, 不少人對於芝士只停留於片裝芝士的認識程度,多是用來夾三明冶。講究一點便會分辦什麼是Cheddar、Mozzarella 等,用來做意大利薄餅,或是灑上意粉、焗飯。其實芝士又豈止這數種,芝士根據材料(牛奶、羊奶、水牛奶、全脂/半脂等等),製做的過程、熟成時間長短、產地等等,種類多不勝數,研究芝士是一門非常講究的學問。芝士作為一種發酵食物,是由不同的益菌發酵製成,從而產生出不同的味道。所以不同芝士的味道,只有親身試吃過才感受得到,而非筆墨可形容的。正由於不同芝士可以有完全不的味道,若只是不斷吃同一種芝士,而放棄探索芝士的世界,實在是十分可惜的!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23 July 2017

Recipe 139. 炸鷹嘴豆丸 Falafel

今次是鷹嘴豆料理最後一回 - Falafel(炸鷹嘴豆丸),是中東的家常小吃。一般除了單吃、也可夾在中東包(pita bread)吃。同樣以鷹嘴豆做成,Hummus 是香濃軟滑,而Falafel則是香脆野味。不過對一般人來說,Falafel的味道當然不可與真的肉丸相比。但若你是素食者,那麼在素菜當中Falafel便是非常美味,既有足夠蛋白質又低脂,油炸後幾乎可與肉相比了。





材料
  • 乾鷹嘴豆 100克
  • 芫茜(coriander) 15克
  • 荷蘭芹(parsley) 15克
  • 洋蔥 ¼個
  • 蒜頭 1瓣
  • 麵粉  ½ 大匙
  • 鹽 ½ 小匙
  • 黑胡椒碎 ½ 小匙
  • 辣粉 適量
  • 蛋液 1/2隻


香料 Optional
  • 小茴香、荳蔻粉或是咖哩粉 適量


做法
1. 乾鷹嘴豆用水浸過夜
2. 鷹嘴豆瀝乾水,除了蛋液,混和所有材料,用食物處理機打碎


3. 把餡料放入雪櫃半小時,加入蛋液拌勻
4. 平底鑊加2cm深的油,燒熱至約150度,把餡料捏成丸狀,落鑊炸一面約2-3分鐘,再反面炸另一面約2-3分鐘至金黃色



5. 炸好後放在吸油紙上瀝去多餘油份,加上配菜上碟即成


若是只比較Hummus和Falafel的做法,Falafel好像很簡單。Hummus的鷹嘴豆既要煮熟又要去皮,很花時間,而Falafel的鷹嘴豆只要浸好便可用。事實上Falafel要求的煮食技巧是比Hummus要求更高,因為Hummus只要用食物處理機打打勻便食得,而Falafel則要打勻後捏成丸子再油炸。Falafel追求的是又鬆又脆的口感,所以用食物處理機不可以打得太爛,要保留顆粒的程度才正確。也不建議用罐頭豆,因為太軟太濕一打便爛了。可是顆粒的狀態很難控制,捏好的丸子好像一碰便會散開,所以下鑊時要非常小心。基本是只靠材料中小量的麵粉把材料黏住,若真的不成形,才再加少許蛋液增加黏性(純素的可加多點麵粉)。若是家中有製作曲奇的打模器(Cookie Press)更好,只要放入餡料,便可擠出一塊一塊餅狀,直接下油炸,製作炸鷹嘴豆餅。除了鷹嘴豆,Falafel 也可用蠶豆做。


炸的時候也一樣要留神,油不可太熱,約140度至150度即可。炸丸子每面約2-3分鐘才變金黃色,反面再炸2-3分鐘才足夠。若油溫太高,很容易便會外面炸好,但內餡還未熟。因為鷹嘴豆、黃豆等豆類,是含有天然的毒素(lectins)的,千萬不可生吃。除了要浸過夜,也要充分煮熟。若是擔心炸不熟,可把浸好的鷹嘴豆用滾水煮15分鐘,不要煮太久,才與其他材料打勻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6 July 2017

Recipe 138. 二色Hummus配肉丸

上星期介紹了如何自製新鮮的Hummus (鷹嘴豆泥),今次當然要介紹一些不同的食法。把各種新鮮的材料和Hummus攪拌一下,便可輕易做出不同口味和色彩的美味Hummus。就好像中式炒飯,原本口味單一的白飯,只要加上不同配料,便可創出無限變化的菜色。從不同食材的配搭中尋找自己最愛的口味,可說是料理的樂趣之一。


材料
  • 豬肉丸 10粒
  • 油 1大匙
  • 鹽、胡椒  適量
  • 牛油果口味Hummus  適量
  • 咖喱口味Hummus  適量


做法
  1. 在平底鑊加許油,煎至肉丸表面有焦色
  2. 轉小火加鑊蓋焗5分鐘或至肉丸全熟
  3. 夾起肉丸,在鑊加適量白酒,以小火拌勻黏在鑊上的肉汁
  4. 一半肉丸和咖喱口味的Hummus上碟,再淋上(3)
  5. 餘下的肉丸和牛油果口味的Hummus上碟,灑上少許辣椒粉


牛油果口味Hummus
  • 牛油果 1個
  • Hummus 100克
  • 檸檬汁  1小匙
  • 鹽 少許
做法
  1. 牛油果切開一半去核,取出果肉
  2. 把所有材料用攪拌機打勻


咖喱口味Hummus
  • 咖喱粉 ½ 大匙
  • 蒜頭 1小匙
  • 薑 1小匙
  • 油  適量


做法
  1. 蒜頭、薑切碎
  2. 把所有材料用攪拌機打勻

今次的配菜是生豬肉丸,大家也可用急凍的熟豬肉丸(例如宜家的)。想再快一點?打開一罐油浸沙甸魚,也可配Hummus吃,十分方便。比起配薯蓉、白飯,Hummus一樣飽肚又健康得多。因為Hummus是十分優質的蛋白質來原(100克鷹嘴豆含9.5克蛋白質、薯仔只有1.5克、白飯只有2.5克),亦含豐富維生素(C、B1等)及食物纖維等。若是想進行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,Hummus便十分合適。


除了今次介紹的牛油果和咖哩粉,很多食物也可以拌入Hummus。例如菠菜、番茄膏、熟紅菜頭、吞拿魚等等。這些特別味道Hummus的食法更是多籮籮,例如夾三文冶、做沙律醬等等。Hummus 雖然是指鷹嘴豆泥,但以同樣的做法,使用其他的豆,如黃豆、毛豆、扁豆等,也可做出不同的種類的豆泥。豆類營養豐富,但中式菜當中豆類較少入饌,以豆泥的方式便可多吃不同的豆類。

Hummus的口感十分重要,市販的多是攪拌得過份,一點口感也沒有。自已做便可按口味來控製油份、水份。例如咖喱粉會吸水,拌入濕一點的Hummus,另外添一些油,做出來的Hummus便不會過乾過硬。牛油果因為充滿油份,上碟時便不宜再淋上橄欖油了,反而要灑上辣椒粉和香草,減低油膩感。給大家一個小貼士,想要Hummus有更深層次的味道,秘訣便是使用添加了特別風味的橄欖油,例如檸檬橄欖油、蒜頭橄欖油、辣椒橄欖油等。在製作Hummus時加入,或是上碟後淋上,便可以輕易令你的Hummus成為gourmet級數的美食了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9 July 2017

Recipe 137. Hummus 鷹嘴豆泥

Hummus (鷹嘴豆泥)是一種中東傳統食物,Hummus 在阿拉伯文即是鷹嘴豆的意思,可以加上不同配料直接吃、也可搽麵包吃或是做蘸醬。香港吃過Hummus的人不多,吃到的也多是超市現成的,味道比新鮮自製的差很多。難得是這麼好吃的Hummus,做法卻是超簡單,大家只要花點時間,便一定可以做到美味的Hummus。




材料
  • 乾鷹嘴豆 200克 (浸好後約420克)
(A)
  • 芝麻(炒過的) 50克
  • 橄欖油 2大匙
  • 檸檬汁 1大匙
  • 鹽  1小匙
  • 蒜頭(去皮) 2瓣
  • 煮豆水  約50-60毫升
(B)
  • 橄欖油 適量
  • 辣椒粉 適量
  • 芫茜  少許


做法
1. 鷹嘴豆用水浸過夜 (或至少6小時)


2. 倒去浸豆的水,在深鍋加入浸好的豆約3 倍水,加入豆大火煮滾,轉小火煮至豆變軟(約1小時)*
3. 留起煮豆水,豆稍放涼即去皮
4. 在材料(A)加入攪拌機打成醬



5. 在大碗加入(4),再分2至3次加入去皮的鷹嘴豆,用手提攪拌機打成蓉,中途加入煮豆水來調節硬度



6. 用大湯匙把鷹嘴豆泥盛上碟再壓一圈,加上辣椒粉,再加辣椒粉和切碎的芫茜


*用壓力鍋可少放些水,加壓煮約10-15分鐘


Hummus要新鮮煮好的才是最好吃,所以用乾鷹嘴豆會比用罐頭鷹嘴豆好。若是沒有時間浸豆煮豆去皮,才考慮用罐頭鷹嘴豆。一般Hummus 食譜會建議用Tahini,即中東芝麻醬,但不易買到,而且買了一大瓶,用不完要放雪櫃也佔空間,所以直接用炒過的芝麻再磨醬便更方便。若是有食物處理器,可以花些時間把芝麻 (步驟4)打得滑一點。若只是用普通攪拌機則不用打太久了,攪不好機器會過熱燒掉。打碎鷹嘴豆時(步驟5),最好分幾次加入,這樣調節煮豆水的份量更容易,按喜好調較水份多少。煮豆水是調味的一部份,煮完豆後千萬要留起,不可用清水代替。若是一次吃不完,最好在餘下的Hummus拌入適量煮豆水,因為食物放雪櫃時水份會不斷蒸發,加濕一點下一次吃便不會過乾,最好3天內吃完。Hummus是常溫吃的,吃之前十分鐘從雪櫃取出,灑上配料,不用再特別翻熱了。


留皮不留皮?


製作Hummus雖然簡單,但把鷹嘴豆去皮真的很花時間。大家可以一邊看電視時一邊去皮,一粒粒捽去當然可以,想快點也可用一塊大綿布,包住鷹嘴豆輕輕揉,這樣也可去掉不少外皮。去皮鷹嘴豆做出來的當然比不去皮的更嫩滑(creamy),但真的不去皮的話,可用食物處理器攪拌耐一些也可以。另外食譜中其他材料(芝麻、橄欖油等等)的比例是以去了皮的鷹嘴豆為準,大家若是不打算去皮,最好酌量增加一些其他材料,味道便不會偏離了太多了。
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8 June 2017

Recipe 136. 超簡易蘋果酥

酥皮即是Puff Pastry,是一種用牛油、麵粉和水做成一層層的粉團。用酥皮做的各式榚點,充滿牛油的香味和鬆脆的口感。不過要自製酥皮一點也不容易,幸好有現成的酥皮可用,就算沒有高超的技術,也可以做到簡單的酥皮點心。今次介紹的蘋果酥更是基本中的基本,可算是零失敗的點心。




材料
  • 酥皮100-125克
  • 蘋果 2個
  • 蛋黃 1隻
  • 牛奶或水1大匙
  • 肉桂粉  適量


做法
  1. 蘋果去皮去芯,切開一半
  2. 酥皮擀薄至50mm左右,把一塊蘋果放在酥皮上,沿邊切開
  3. 再切一塊酥皮,切一條約2-3公分的切口,重複切成下圖的樣子
  4. 把一隻蛋黃打勻,加1大匙牛奶或水製成蛋液
  5. 把(3)的酥皮略為拉一下,鬆開切口,再包上(2)的蘋果上,接口位掃上蛋液,輕輕捏埋(圖4)
  6. 把蛋液掃勻酥皮上
  7. 焗爐預熱至160度,焗30-40分鐘至酥皮呈金黃色
  8. 灑上少許肉桂粉即成




與上次介紹的春卷皮一樣,急凍酥皮要完全解凍才可以用,並最好一次用完,不可再次冷凍。解凍後便即日用,不要放幾天,這樣酥皮便不新鮮了。用不完的酥皮有很多用途,千萬不要棄掉。簡單的包在湯品上,便成了豪華的酥皮湯。也可直接切成一口大小,灑上芝士再焗至金黃色便是簡單的鹹點。焗好灑上糖霜、或是蘸果醬,便是很美味的甜點。選擇酥皮時要留意成份,最好的酥皮是用牛油製的,而不是植物油的。要小心不要買了Shortcust pastry或Fillo pastry,前者多是用作做批底,後者則是與春卷皮近似的。點心用牛油酥皮做出來的才夠脆,不會有油膩感。由於酥皮含有大量牛油,處理時要快手-點,不要不停揉,這樣酥皮溫度會過高,酥皮層與層會黏,亦很難擀開。這時最好把酥皮放回雪櫃20-30分鐘,才再重新開始。同時記得在工作台和手上灑上少量麵粉,防止酥皮黏住。




在酥皮上切界開一條條的切口不只為了美觀的,而是為了在烤焗時釋出內餡的蒸氣。這樣酥皮才易升起,也不會又濕又淋。同樣道理,在製作有餡的焗批、酥皮湯等時,也不要忘了界開幾個切口放蒸氣。另外要夠熱才有足夠蒸氣,因為酥皮不像含有發粉或酵母的麵團,是蒸氣令酥皮漲起的,所以焗爐最好用攝氏200度以上,比起焗麵包用的180度左右為低。

蘋果用青蘋果或是紅蘋果也可以,愛吃酸甜的口味便用青蘋果,用紅蘋果的話則會甜一些。想再甜一點,可以在焗好後再灑上糖霜。由於蘋果的大小有不同,最好選大小差不多的,這樣焗的時間才會相近。焗的時間長短也會因蘋果的大小而有所不同,要小心留意焗爐的狀態,因為酥皮可以在數分鐘內由金黃色變成焦黑色的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11 June 2017

Recipe 135. 免冶雞肉芝士春卷

免冶雞肉芝士春卷是免冶雞肉料理第三回,春卷是大家熟悉的酒樓點心,點心給人的感覺好像很難做,不似是可自家製的料理。不過比起很多中式點心,春卷算是十分易做了。做法就是把餡料用春卷皮包好,炸至金黃色即可。由於餡料已是熟的,也不用擔心會炸不熟。沒有複雜的技巧,是大家也可做到的美味小吃。




材料 (約6-8條)

  • 免冶雞肉 100克
  • 芝士 100克
  • 洋蔥¼ 個
  • 春卷皮 6-8片
  • 紅蘿蔔  1小條
  • 鹽、胡椒  少許
  • 酒 1大匙
  • 蠔油 1小匙
  • 豉油 1小匙
  • 咖哩粉 1小匙
  • 生粉 適量 (封口用)

做法
1. 紅蘿蔔洗淨刨成薄片,芝士刨碎


2. 鑊加少許油,下洋蔥炒至變軟,加免冶雞肉炒至變色,以鹽、胡椒 調味
3. 加入酒、蠔油、豉油、咖哩粉,炒勻後盛起放涼備用,分成6-8等份
4. 在春卷皮近上方放上一份餡料(免冶雞肉、芝士 、紅蘿蔔片),由上至下卷起,卷過一半時把兩邊向中間摺起再向下卷,以少許生粉水沾一角封口







5. 在細平底鑊加1-2公分深油,加熱至180度*,春卷炸至兩面金黃色,夾起瀝去多餘油份

*沒有溫度計,可以以木筷子試溫度,筷子尖起泡的話便夠熱

在超市有急凍的春卷皮,另外街市一些賣麵粉製品的小店也可能會有售。急凍春卷皮要完全解凍才可以用,並最好一次用完,因為春卷皮不可再次冷凍。餡料可以很隨意,想肉味多一點可以用一半豬肉一半雞肉。芝士用加熱易溶化的,味道濃一點的,才不易被肉味完全蓋過。蔬菜可以多一點,只要是爽口、可生吃的便可,例如蔥、芫茜等等。炸好趁熱吃,可以蘸蛋黃醬,辣醬等等。

很多人會認為家常菜很平淡,味道千篇一律,便常常出街吃飯,為的是吃些不同口味。其實味道重複的原因,並不是餐廳有什麼特別材料或是技術,而是在家做菜時用的多是較簡單的煮法,煎、炒、蒸,而少會試一些焗、炸等這些餐廳常用的方法。所以要吃新口味也不是非去餐廳不可,只要改變一下煮法,家常便飯也可以很精彩的。以炸物為例,在家做炸物好像很浪費食油,但只要用一個小的平底鍋,加約1-2公分深的油,春卷先炸一面,反轉再炸另一面,這樣用的油不太多,炸完的油也可用來煮其他菜,並不會浪費。

不過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做的比餐廳的總是差一點點,其實很多時這並不是因為技術問題。除了一些極需技巧的料理如點心,榚點等,這些味道的差距很可能只是因為漏了一些廚師才會做的細節。同樣以炸物為例,要預備一個隔油架,炸好即放上瀝去多餘油份,而非直接上碟,這樣春卷才不易油膩,也更脆口。適當用具也是要留意的重點,炸野時應用一個厚身的平底鑊(鐵或不銹鋼),除了因易潔鑊不宜高溫烹調,厚的材料亦可令炸油保持溫度,炸出來的食物火侯便更平均了。
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

Sunday 21 May 2017

Recipe 134. 免冶雞肉菠菜意粉

免冶牛肉、免冶豬肉吃得多,但卻少見免冶雞肉的料理。繼上星期介紹了免冶雞肉捧,今次再介紹用免冶雞肉做意粉。若是覺得平時吃太多紅肉,不妨試一下免冶雞肉菠菜意粉,口味會清淡一些,更易入口。





材料(2人份)
  • 雞胸肉(免冶) 200克
  • 意粉 160克
  • 蒜頭 2瓣
  • 橄欖油  2大匙
  • 白酒 1大匙
  • 菠菜(嫩葉) 1大把
  • 柚子胡椒
  • 鹽、胡椒
  • 辣椒 (optional) 1隻


做法
  1. 意粉按包裝指示煮好,留起隔起的煮意粉水
  2. 平底鑊加橄欖油,蒜頭拍扁、辣椒落鑊煎香,加入雞胸肉炒至變色*
  3. 加入柚子胡椒兜均,再白酒、意粉水(約2-3大匙),大火炒1分鐘
  4. 加意粉與肉碎拌均,最後加菠菜炒一下,加鹽、胡椒調味即完成


*怕蒜味太重,這時可隔起蒜頭


這是免冶雞肉料理第二回,同上次一樣,筆者也是剁碎雞胸肉,而不是用現成免冶雞肉。新鮮剁免冶肉會多些肉汁,而且肉碎大小不一,較有口感,而且筆者會把雞皮也一起剁,令免冶雞肉多止油脂,不易煮乾。菠菜要用嫩葉不要莖,例如包裝的沙律菠菜葉,這樣只需在最後拌入意粉,菠菜只靠餘熱便可煮好。


這次用了扁意粉,但用任何乾意粉、例如意粉(spaghetti)、長通粉(penne)也可。煮意粉有個小貼示,就是意粉水是最好的醬汁材料。因為意粉水已有鹽,再加上煮意粉時釋放出的澱粉,既可以調味,又可以令醬汁變稠。不用另外加麵粉或生粉水等等。但是意粉水的濃度是關鍵,水量只要剛蓋過意粉便足夠,過量的水便會令意粉水過稀,用來調味也沒有效果的。筆者曾介紹一種煮意粉專用的微波爐容器,用很少水便可煮意粉,出來的意粉水非常濃厚,加少許醬汁便即時變稠,完全不會油水分離,十分方便。


柚子胡椒是一種日式醬料,材料是辣椒、柚子皮,加鹽再發酵而成的。柚子胡椒是日本九州特產之一。不要以為柚子胡椒的「胡椒」是Pepper,其實指的辣椒,因為九州稱辣椒為胡椒。一般柚子胡椒用的是青辣椒,顏色是橙色的,也有用紅辣椒,顏色是橙色的。味道概有柚子的香味,有鹹香而辣味並不強。一般柚子胡椒是糊狀,也有一些粉狀,是柚子皮磨粉加青辣椒粉的,不過粉狀的便沒有經過發酵,風味不及糊狀的。現在柚子胡椒在香港未算很普及,大家可在日式超市可買到。

傳統上柚子胡椒是吃火鍋時的一種蘸醬,吃涮涮鍋時以豬肉蘸柚子胡椒便十分美味。現在柚子胡椒的用法已很廣,成了一般的蘸醬,吃壽司、天婦羅、炸物、串燒、烏冬也可搭柚子胡椒。除了是萬用蘸醬,柚子胡椒亦成了一種調味料,可以混入很多醬汁,拌意粉汁、沙律醬,加在湯中也非常合適。柚子皮的橘香可去除肉的腥味,加少量來醃肉,或是蘸烤肉吃更是絕配。

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。歡迎分享,請勿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