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 18 February 2018

Recipe 150. 日式蕎麥茶漬飯

很多人也愛吃蕎麥麵,以為是日本的家常料理,但其實蕎麥麵是中國的傳統食物。基本上磨粉製麵的技術是由中國傳入日本,所以日本的拉麵、韓國的炸醬麵等等,在本地人眼中也是稱為中華料理。日式蕎麥麵一般是麵粉加蕎麥粉製成,新鮮的蕎麥麵彈牙又香口,特別是「十割」蕎麥麵, 是用100%蕎麥粉製成的,味道比混了麵粉的蕎麥麵更加出色。不過新鮮蕎麥麵不易找到,在超市可以買到乾燥、冷藏或急凍的蕎麥麵。要吃蕎麥的原汁原味,不如反璞歸真,直接煮蕎麥吃,例如煮成蕎麥飯、蕎麥粥,便可吃到100%的蕎麥味道了。




煮五穀雜糧很多人習慣會浸幾小時甚至浸過夜,但蕎麥、小米這些較易煮爛,最多浸一兩小時或是不浸也可。若不小心浸太久,蕎麥會變成黏黏糊糊的,這時要沖走黏液才再煮。一般煮蕎麥是一份蕎麥二份水,水滾後轉小火加蓋煮10分鐘左右便可以食。但這個做法的話蕎麥會煮得軟爛,口感欠奉。今次介紹日式蕎麥茶漬飯,做法是沖洗蕎麥瀝水,放在鑊上小火炒約3-5分鐘至有微焦色,接著預備一鍋大滾水,加入炒好的蕎麥煮5-6分鐘至變軟,水要多點讓蕎麥煮時有滾動的空間。瀝水盛入碗中,加上一包茶漬飯素,再淋上適量熱水。吃時可配一些日式芥辣調味,配菜則可以是一塊簡單的煎魚或是鹽漬三文魚。這個日式蕎麥茶漬飯好味之處在於蕎麥煮好依然粒粒分明,口感極佳。茶漬飯素即是高湯和茶的提取物,在白飯上加水或是茶,便是平常吃到的日式茶漬飯。

很多人也知道五穀雜糧要浸過才煮,認為目的是令粗糧吸水變軟易熟。其實浸泡的真正目的是減少植酸(phytic acid),植酸是anti-nutrients,會抑制許多消化酵素、令食物難以消化、減少礦物質的吸收等。通過浸泡、發芽和發酵等方式可以減少植酸。不同粗糧的植酸含量可以有頗大差別,蕎麥本身含有較高「植酸酶」(phytase),可分解植酸,所以不用浸太久便可以吃。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,只要飲食均衡,吸收少量的植酸是不會影響健康。最重要是吃完粗糧之後留意身體狀態,若然感肚漲、腸胃有不適,便要留意是否吃太多粗糧、或是烹調粗糧的方式不對了。


今次是筆者最後一次在此為大家分享食譜,算起來已寫了近150多次,實在是超出筆者預期。由起初只考慮料理的味道,再進而發掘有營養的材料、更簡單的做法,當中筆者亦不斷成長。希望各位讀者也和筆者一樣,繼續在家嘗試有益又美味的家常便飯。當大家體會到不用依賴他人,也可吃到省錢、美味又健康的料理,定會認同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物有所值的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